普陀佛茶的 “ 佛缘 ”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普陀佛茶的 “ 佛缘 ”

翻开《全唐诗》,我们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僧人写过茶诗,透过这些诗韵悠长诗意盎然的咏茶诗,我们看到历代僧人对茶文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,可以说茶和佛的结缘是有着非常长的历史的。写《茶经》的陆羽也是因为从小在寺庙长大,亲身感受到了种茶、制茶、饮茶的全过程,才写出来这样一部闻名于世的《茶经》,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
我们舟山呢,因为有了普陀山,也跟佛结下了深厚的渊源,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是著名的观音道场,处在深山云雾之中的佛顶山是栽种茶树的最佳茶山。有道是自古名刹出名茶,此说确实不为过。比如,黄山毛峰主产于云谷寺、松谷庵,“六安瓜片”产于齐山水井庵,堪称绿茶之首的“西湖龙井”,人们多以为“龙井”仅是茶名,殊不知,“龙井者,泉名,寺名,茶名是也。”传说龙井泉的涓涓泉水汇聚于井中,古人认为其中有龙,遂称之为龙井。后依此泉而建了寺院,取名龙井寺。时至北宋后期,寺中来了一位名叫辨才的和尚,既会讲经说法,又会治病救人,因此龙井寺的香火日渐鼎盛,僧侣多达千人。辨才和尚率领僧众在狮峰山麓开辟了茶园,狮峰龙井茶便是从那时开始出名的。


舟山最出名的茶叫“普陀佛茶”,也称为“普陀山云雾茶”。岱山岛的“蓬莱仙芝”茶也是在佛教胜地摩星山上,都是跟佛有缘。说到茶与佛的结合,有个传说故事,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,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。由于久坐疲累,眼皮无法张开,因此撕下眼皮,丢弃在地上。奇怪的是在达摩丢弃眼皮的地方,竟然闪闪发光,长出一株矮树来。达摩祖师的弟子们,摘下矮树上的绿叶,酿制成水饮用,这就是最初的茶叶,喝了这样的茶水以后,居然能够提神醒脑,不打瞌睡,保持禅坐的清醒。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传说,也有说是神农尝百草的时候,发现了茶叶,不管怎么说,后来寺院僧人修禅打坐,就用茶来帮助解乏解困倒是真实的。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就多处引述了两晋和南北朝时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。到了中唐以后,南方许多寺庙出现了庙庙种茶、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。僧人们在寺院内外都种满了茶树,他们自种、自制、自饮,茶与僧人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。


普陀佛茶的发源地在普陀山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明朝戏曲家、文学家屠隆曾诗咏的普陀十景:梅湾春晓、茶山夙雾、古洞潮音、龟潭寒碧、天门清梵、干步金沙、莲洋午渡、香炉翠霭、洛迦灯火、静室茶烟,其中的茶山夙雾与静室茶烟都跟佛茶结缘,跟屠龙同期的明代诗人丁鸿阳、李桐、邵辅忠、陈朝辅等都写过普陀十景中的这些景点。明万历年间,普陀山逐渐兴建了大批庵院、山寺,至明末,“海天佛国”贡艘浮云,香船蔽日,史称极盛时期。随着王公贵族,境内外高僧、文人名士和善男信女大批来山,山上不仅香火兴旺,而且对茶的需求大大增加,于是出现了李桐笔下所描绘的普陀山茶事盛况:“山山争说采香芽,拨雾穿云去路赊。制就漫将炉火试,氤氲佳气遍僧家(李桐《茶山夙雾》)。”


明时,普陀山云雾佛茶还有一个雅号叫“观音灵牙”,典出万历二十年(1599)进士、官至太仆寺少卿的李日华所撰《味水轩日记》卷一,云:“万历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,海上僧量虚来,以普陀茶一裹贻余。余遣僮棹舟往湖心亭挹水之清澈者,得三缶瀹之,良佳。僧云:‘普陀产茶不十数斤,此手焙者,尤难得。’余名之曰‘观音灵芽’。”


普陀山的茶山位于佛顶山后,自北而西,婉蜒绵亘。山势崆旷,中多溪涧。而每在日出之前,茶树林夙雾缭绕,时而如丝似缕,时而姻缊弥漫。此时此刻,如若身处其间,如梦如幻,令人遐思无限。

古代普陀山没有居民,山中僧人自种自食,种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项重要劳作。每到采摘季节,众僧一齐出动,山上立时出现一种“山山争说采香芽,拨雾穿云去路赊”的繁忙景象。

普陀茶山之茶,被人称作“云雾佛茶”,因为此茶树多为僧人所植,因而山僧谈论“茶山夙雾”也别具情韵。悠然茶香,引得清风自来。


古之僧人煮茶,可谓茶烟飘渺,是一道不可多得的情趣。万历二十一年进士、镇海县令丁鸿阳《静室茶烟》云:“历历云龛紫竹丛,茶烹石鼎火初红。禅关尽日无人到,一缕茶烟嫋碧空。”“雀舌龙团总擅名,敲冰煮雪茶满铛。僧家清福看如此,一缕蓝烟竹外生(李桐《静室茶烟》)。”这两首《静室茶烟》都写到了静室、禅舍品茗的场景。茶韵生香,融入灵性,一道茶烟,轻轻一嗅,疏通了灵秀之身。就好比唐代的皎然和尚说的:一饮涤昏寐,情思爽朗满天地。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。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皎然和尚说的好啊,细品佛茶,一品可滤杂念,如云出岫,如荷出水,洁净而风雅。二品可清心,如月色流离,若平湖秋月,坦荡而清澈。三品可染灵性,如凤凰涅盘,如破蛹蝶出,有曲径通幽之感。


普陀山为佛山,种茶的佛顶山为佛地,制茶的僧人有佛性。普陀佛茶之所以有佛缘,皆因山有佛性、地有佛性、人有佛性也。

来源:舟山市茶文化研究会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